【Now新聞台】今屆有5.5萬名考生應考文憑試,逾1.6萬人考獲入大學最低門檻,部分考生成績未如理想,升學打算以興趣為主。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勉勵考生有多元化出路。
中學教師:「大家辛苦了那麼久,今日終於看到成果,給自己一些掌聲好嗎?」
努力多年,為的都是這一張中學生涯最後的成績表,心情緊張,就大家互相打氣。有人就與朋友一起逐一揭曉分數,有同學即時問老師意見。
有考生取得五科最佳23分,認為未如理想,但沒有灰心,考慮修讀與創作有關的科目。
應屆文憑試考生Mandy:「不是太滿意,但我覺得對得起自己,自己在DSE路上努力那麼久,這個成績我都可以接受到。接下來升學,我打算以自己興趣為主,前途可以之後將來再考慮,興趣對我而言是最重要。多謝媽媽那麼支持我,媽媽打算待會帶我食自助餐安慰我。」
有人就放下心頭大石,但部分科目成績較預期差,打算覆核成績。
應屆文憑試考生:「放鬆了很多,前數天失眠,還發噩夢,怕考得不好,讀不到大學,現在一揭曉,都成功『上岸』,最少有大學讀。擅長的不知為甚麼降了一級,可能會覆核一下,再買卷回來檢查。」
成績未如理想亦不用徬徨,學校設有升學輔導區。
考生如果想覆核成績,最遲要在下周一提交申請,預計下月中會收到結果。
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早上到訪大埔一間中學勉勵學生,又以長跑比喻人生,指文憑試並非人生終點,只是其中一個「檢查站」,指升學出路多元,建議考生就著自己的興趣,選擇合適道路。
蔡若蓮:「在八大,每年也有15000個第一年學士學位,這是不變,加上自資大學或界別提供7000多個學位課程,同時有3萬多個副學位或高級文憑等,其實是很多元出路讓同學選擇。我鼓勵大家不要逼在同一條路,因應自己能力及興趣,選擇最合適自己,那條路則會很寬鬆。」
蔡若蓮又指,選擇應用學科的學生增加,可見改善高中課程後,學生更多選擇自己感興趣發展的範疇,將來可以更多元發展。
#要聞